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代表风采
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—记省人大代表、二龙回族乡中汤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太

浏览次数:4067作者:发布时间:2018-08-07

    王义太,男,回族,现年47岁。自2004年以来任中汤村支部书记,多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,2013年当选为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。在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,他始终不渝地践行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理念,立足村级工作,在人大代表这个岗位上,走出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。正如他自己所述:“人民既然选我当代表,我只有真心实意地努力反映群众的呼声,尽力为群众办事,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”。王义太同志用自己热忱朴实的工作作风,书写着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心路历程,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人大代表光辉的形象,他带领着中汤村的人民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奔走在致富的幸福大道上。

    中汤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,曾被滁州市列为“新农村建设百强村”,被省民委授予“和谐民族村”,受到滁州市人民政府“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表彰,被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“全省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”称号。

    一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,不断提升自我能力

    当选人大代表后,王义太同志能积极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及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《宪法》和有关法律法规,不断增强政治的坚定性和履职的自觉性,拓宽知识领域,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。系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和人大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文件,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,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。通过学习,政治敏锐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大幅提高,思想理论水平和依法履职的责任感、使命感不断增强,为更好的履行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   二、履职尽责以民为先

    王义太同志始终奉行“人大代表人民选,人大代表为人民”的宗旨,在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同时,在真实反映村情民意,切实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起到了人民代表应有的作用,成为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获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。人大代表王义太认为履职尽责需事事为先,他坚持走村串户,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意见和反映,获取第一手资料,并把联系群众与接待村民来访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,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,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,做到“三个明白”即明白群众思考的是什么、群众碰到的难题是什么、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。参加代表活动,是代表履职尽责,行使权力的重要内容,王义太同志深感人大代表的价值和生命就在于认真履行代表职责,经过调查研究,收集意见,为村里、乡里、县里和省里的发展汲取民智,建言献策。在2014年度省人大代表例会上提交了关于《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》、《新农村建设规划》、《村村通道路的管理和维护》、《农村土地向大户流转经营其田块的整合工作》等议案,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纳相关意见。

    三、想点子谋发展,引领群众致富

    王义太同志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,促进全村经济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,团结村“两委”班子的力量,奋发向上,自强不息。王义太同志说“我带领村民致富,是一名党员、人大代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。”他把引领群众致富放在第一位,结合全村的实际情况拓宽思路,研究发展策略,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路子,他走村串户,认真听取群众意见,并邀请相关部门的同志一道调查研究,大胆提出了利用本地花生资源,大力发展花生加工、贩运业,从2008年开始他陪同村民“小能人”王秀虎等人跑南京、上海,找熟人托关系,跑市场,跑路子,一趟接着一趟,稳固了一批花生销售客户,并在上海、江浙等地设立了分销处8个。2009年经多方联系,成立了“花生加工合作社”,把全村分散的60多户花生加工、贩运户组织起来,形成规模效应,年销售花生仁650万斤,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,仅此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增收400元。

    中汤村“两委”开展了结队帮扶12户,学技术,寻信息,为缺少发展资金的农户,担保贷款40余万元(21户),带动全村从事农产品加工、运输业110多户,涌现出养牛、养羊、养鸡大户34户,大棚蔬菜12户。形成争相发展的好势头。

    四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,提升群众生活质量

    近年来,中汤村在王义太同志的带领下,大力气治理空壳村,将小舍、大舍、圩前、圩后、圩西、仝岗和栗树7个村民组的村庄拆迁,并且打造了后汤、炮楼、栗树3个新农村示范点,引导农民进入新农村居住,在新农村建设中,中汤村把文明村创建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抓,从尊重农民意愿出发,广泛宣传,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,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以前污水到处流,蚊蝇满天飞的脏、乱、差状况在我们村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。2010年至2013年乡村投入了1200万元,建成了规模较大的栗树新农村示范点:占地30亩,建房100套,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,并设有民族雕塑一尊,绿化带3600平方米,植有花草树木,四季常青,地面硬化、亮化、绿化,铺有人行道、彩砖,路灯20盏。人居环境优美和谐,在新农村居住,农民走平坦路、喝干净水、用清洁灶、用卫生厕所、种高效田、做文明人。

    五、加强综合治理、社会治安状况良好

    王义太同志充分发挥村“两委”班子的作用,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,抓住社会稳定这条主线,根据本村情况于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听证工作,在矛盾纠纷的化解,信访隐患的排除,法律、法规宣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,通过综合听证会的方式相继化解了很多矛盾,比如“一事一议”修塘筑路工程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矛盾,低保户评定、新建村委会选址、大病救助、贫困户、残疾户评定等,充分发挥群众参政议事权利,各项村务实行阳光操作,做到公平、公正为民办事,深受群众拥护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该村的听证会工作方法,率先受到了省、市、县政法、公安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得到了推广。

    在社会治安方面,中汤村成立了以治保、巡逻、调解为一体的村维稳综治工作站,由村委会主任任站长,成员有驻村民警,综治协管员、专职调解员等组成。村民组相应成立了综治信息员,治安中心户长,调解小组,义务调解员组织,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中汤村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%,调解成功率达96%,从而维护了该村的社会稳定,促进了经济发展。几年来,全村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,没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案件,也没有发生一起因矛盾化解不力而导致民转刑案件。

    如今,中汤村在省人大代表王义太同志的引领下,正向着经济强村、美化新村、文明和谐名村的目标阔步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