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人大新闻
富有特点 发挥特长 彰显特色 ——定远县倾力打造县乡人大“定远做法”工作纪实

浏览次数:2339作者:发布时间:2020-05-26

  定远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自2017年组成以来,紧紧围绕县委、县政府的中心任务,结合定远实际,在县乡两级人大工作上通过县级推进、乡镇跟进,达到了全面跃进的良好局面,形成了富有特点、发挥特长、彰显特色的“定远做法”,使县乡人大工作焕发出越来越多的生机和活力。
  富有特点的工作推进方法
  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了“三个”全力的推进工作方法。分管领导牵头推进。每项具体工作,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,确定领导小组,分管领导牵头抓总,相关专委、工委具体负责,其他人员按工作要求参与。联系督促指导推进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副主任分头联系22个乡镇和经开区人大工委,适时指导、督促,相关委室按照主任、副主任分工负责具体帮助、辅导。典型示范引领推进。选择工作好的乡镇作为参观点,召开现场会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、乡镇人大主席、副主席参加,好的乡镇介绍经验做法,现场回答参会人员提问。落后乡镇现场表态,及时补差补缺。会后县人大办和人选工委定时跟进督促调度,为鼓励先进、鞭策后进,每年初表彰上年度人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。
 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“每月一学法”活动,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副主任、各工委主任备课讲授宪法、监督法、组织法、代表法、选举法,以及当年县人大常委会将要开展调研或执法检查的法律法规。通过“请进来讲课、走出去培训”的办法,有计划地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、乡镇人大主席参加全国人大或其他高校举办的履职培训班;邀请国家、省、市知名专家到定远,为全县人大代表授课,讲授代表履职的必备知识等等。提升专业能力。开展调研或执法检查前,邀请熟悉业务的专家给参加人员授课,提升参加人员的业务水平;开展调研或执法检查时,邀请相关专业或工作相近的代表参加,给参加人员答疑解惑;会议审议时,分组审议召集人安排相关工委负责人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分析。提升监督能力。每次的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10名以上县级人大代表列席,他们与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样作审议发言,发表意见、观点、看法,提出审议建议。工作评议、履职点评、专题询问、执法检查、市人大代表述职评议等,都安排20至30名市、县代表参加。另外,人民法院一些典型案例的庭审、“窗口”单位评议等,也组织代表参加。让代表通过此类活动,提升依法监督能力。
  县人大常委会33名委员,除县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副主任、办公室主任外,其他委员,按照职业、专业、个人特长,分别编入6个工委,参与工委牵头的调研视察、工作评议、履职点评、专题询问、执法检查,以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涉及相关部门议题的审议。组成人员联系代表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副主任分别联系5名县人大代表,县人大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分别联系3名县人大代表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,了解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、审议意见落实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、人民群众关注热难点问题的解决,以及代表的建议意见办理情况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。人大代表按照辖区所在地编入代表小组,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,在代表接待日接待人民群众,向选民述职并接受选民评议。每位代表半年至少参加1次活动、提出1条意见建议,代表每届至少向选民述职1次、接受1次满意度测评。
  发挥特长的监督工作方面
  县人大常委会把握监督工作的“四个”关键,发挥人大在监督工作方面的特长:从监督制度上谋,着眼于监督制度体系建设,先后制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、专题询问暂行办法、工作评议办法、履职点评办法等17项制度,让监督工作有据可循。从工作落实上谋,每年的初工作要点,对全年监督工作作出总体安排;同时,对具体工作进行分解,落实到牵头领导和责任委室。每月初,制定当月工作要点,总结上月工作,细化工作安排。从任务执行上谋,开展工作评议、履职点评、法官检察官述职评议、专题询问、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,制定专门方案,让每个小组执行有据。
  公开征集意见,每年底,县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和意见,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关注的热、难点问题,来年将社会这些热、难点问题作为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重点。公开了解情况,在组织工作评议、履职点评、专题询问等过程中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个别走访、问卷调查、电话询问、实地察看等了解监督对象情况。公开测评结果,县人大常委会对专项工作、审议意见办理、工作评议、履职点评、专题询问、执法检查情况等报告,分别开展满意度测评,并将满意度测评情况通过县人大网站、定远人大微信公众号及时向社会公开,接受社会监督。
  用好审查书面报告,县政府工作部门每半年书面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一次工作,由分管主任和联系委室审查县政府工作部门的报告,提出意见建议。用好县乡两级联动方式,县人大常委会自2018年开始,在组织执法检查中,采取县乡同步组织开展、两级人大上下联动,形成了县乡协同、共同监督的良性循环。今年将继续扩大县乡联动的运用范围。用好现代科技手段,升级会议系统软硬件设施,让县人大常委会议的议程安排更具合理性,内容查阅更具操作性,系统表决更具独立性;去年,县人大常委会率先建成财政预算联网监督系统,通过县乡人大工作群等平台,各乡镇人大及时反馈执法检查情况,相互交流经验、取长补短。
  2019年几项大的监督工作:述职评议务实有效。工作评议时,以社会建议征集、回应、整改满意度和认可度为评议标准,征集社会建议43条,完成整改39条,满意度和认可度90.3%;履职点评时,以单位职工建议的收集、处理、整改满意度和认可度为点评标准,征集职工建议47条,完成整改44条,职工满意度和认可度93.4%;法官检察官述职评议时,坚持司法为民导向,以重要有影响的案件定性、裁量、法律适用评价办案能力,以旁听公开庭审评价办案水平,以严守程序评价司法行为规范,提出整改建议29条,完成整改26条。执法检查稳步开展。组织对安全生产法、水污染防治法、食品安全法、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法检查,22个乡镇人大主席团深入一线现场76次,查出存在的问题113个,媒体跟踪报道62次;县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报告中点名道姓指出存在的问题,执法检查组紧盯整改不放松,完成整改91.7%。专题询问很“接地气”。将征集意见的109条归类整理成20条,作为专题询问内容,县政府分管领导及13个单位和定城镇主要负责人到会接受询问,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转交县政府处理,县政府已安排相关部门制定物业管理相关文件。财经监督全面升级。首次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运行情况专项报告。针对预算联网监督,配套出台《定远县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2019年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正式上线,成为滁州市第一家。议案办理成效明显。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几件议案办理情况:关于池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议案,池河流域非法采砂已取缔,砂场已复垦、复绿567亩,整治31个排污口,全流域治理向岸青水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;关于泉坞山森林公园建设的议案,于2020年3月份正式进场施工,4月份完成环山道路土地征迁工作,目前停车场和环山道路全面开工建设,预计至11月底完成公园全部建设内容;关于曲阳新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的议案,项目占地面积约27.7亩,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,总投资近1.5亿元,是我县目前规模最大、种类最全、功能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化智能星级农贸市场,已于2020年4月27日正式启用。
  彰显特色的乡镇人大工作方式
  乡镇人大工作在积极跟进中呈现出“一乡一特色”的现象,选取“五个”乡镇:坚持“一个规范”。吴圩镇从“规范”层面加强乡镇人大工作。主席团人数规范,镇人大代表79名,人大主席团人数11名;“两个会议”召开规范,3月底前和11月底前各举行1次人代会。无选举事项时,会期不少于1天,有选举事项适当延长;乡镇人大主席团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会议。会前,对拟在会议上讨论的内容,征求主席团成员意见;会中,认真收集主席团成员意见、建议;会后,抓好落实,并将落实情况在下一次主席团会议上通报。代表小组设置规范,全镇划分成5个代表小组,代表小组组长1名,联络员2名,负责镇人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小组工作。代表小组活动规范,代表小组活动做到有计划、有阵地、有内容、有管理、有保障、有效果。代表活动室建设规范,有显目的标牌、办公桌椅、活动设施、组织机构、统一上墙的制度。代表活动室内涵规范,代表活动室是阵地,代表在这里组织学习培训;是窗口,多方反映社情民意;是平台,接受选民监督;是载体,开展代表小组活动。
  实现“两个转变”。连江镇人大主席团把代表同选民的联系作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,实现“两个转变”。一是由代表接待选民转变为代表走访选民。人大代表每年三次走访选民。第一次普遍走访,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;第二次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重点走访;第三次对代表反馈的难点问题特别走访。二是代表活动由“便衣警察”式转变为亮证履职。代表在参加小组活动过程中,由过去不挂牌、不亮身份的“便衣警察”式转变为人人挂牌亮证、表明身份参加活动。让选民切实感受到代表履职活动的实际成效,增强了选民对人大代表活动的认同感和信任度。
  打造“三型代表”。能仁乡人大主席团,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,提升依法履职能力。一是打造学习型代表,提高履职能力。通过组织集体学习、季度交流、座谈介绍和个人自学,掌握代表工作业务,增强为民服务意识,提升自身履职能力。二是打造调研型代表,积极建言献策。通过联系选民、参加代表活动,加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全面、真实的了解,把握群众普遍关心、社会关注的热、难点问题,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。三是打造责任型代表,履行监督职责。在参加视察、调研、执法检查等活动中,注意避免形式主义,真实地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,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讲话、办事,主动帮有关部门出主意、想办法,督促问题解决。
  落实“四个统一”。二龙乡将乡人大工作纳入全乡工作总体部署。一是统一研究。年初,乡党政联席会议,听取乡人大主席团关于全年工作的计划安排,党政会议研究确定。二是统一安排。乡党委在安排乡镇其他工作时,也对乡镇人大当期工作作出统一安排布置。三是统一推进。乡党委在推进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同时,也同时推进乡人大工作。四是统一考核。健全代表小组量化考核机制,率先在全县将乡人大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综合考核。
  做到“五个提升”。大桥镇人大主席团注重提升镇人大工作质量。一是提升会议质量。镇人代会、主席团会议程序严谨,做到有通知、有签到、有议程、有主题、有记录、有决定、有转交、有督促。二是提升议政能力。在组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针对大桥镇拥有红色文化、历史文化、水文化底蕴的自然优势,在全县乡镇人大主席团中率先作出《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富镇的决议》。三是提升代表工作质量。通过主席团联系代表小组制度、人大代表集中活动月等,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、接待选民,提升代表活动成效。四是提升人大监督质量。把握农村安全饮水、道路交通、危房改造、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建言献策,督促落实。既围绕乡镇中心工作,也契合民生诉求。五是提升意见建议批评办理质量。镇人大主席团会议时安排镇主要负责或分管负责人列席,会后及时转交意见建议批评,组织跟踪督办,办理进度及时反馈,办理效果明显。(刘传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