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乡镇人大
炉桥镇人大:创新机制聚民意 精准施策惠民生

浏览次数:207作者:发布时间:2025-03-11

  2024年,炉桥镇人大以“聚民意惠民生”行动为抓手,探索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模式,构建民情收集、民生实事办理、代表履职监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,推动民生实事精准落地,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,为基层民主实践注入新活力。

  以“聚民意”为基,构建民情收集新格局

  2024年,镇人大以“聚民意惠民生”行动为抓手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模式,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。线上依托代表联络站微信群、12345热线等平台,线下通过“民情恳谈会”“代表集中进站接待选民”等活动,全年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600余条,其中1127条已按职责分工交办至相关部门,并明确办理时限、跟踪反馈结果。

  这一过程中,镇人大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,建立“民意收集—分类研判—分级交办—跟踪督办—结果反馈”闭环机制,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。同时,创新推行“代表+网格员”联动模式,将110名镇人大代表编入25个村级网格,实现民情动态实时掌握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。全年成功化解21件矛盾纠纷,调解率达100%。

  以“惠民生”为要,推动实事项目精准落地

  在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中,镇人大坚持“群众点单、代表定单、政府领单、人大验单”工作模式。2024年,通过镇人代会票决产生5个民生项目,总投资4050万元,涵盖道路改造提升、和美乡村建设、居民休闲健身广场建设等领域,目前全部高质量完成。

  突出“三个强化”:

  一是强化项目生成科学性。通过“大走访+大数据”分析,精准锁定群众“急难愁盼”。例如,针对老镇区群众出行难题,票决出老镇区前进路改造提升项目,惠及8个村居、20000余名群众。

  二是强化全过程监督。建立“年初问计划、年中问进度、年底问效果”监督链条,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4次,提出优化建议27条,推动项目高效实施。

  三是强化长效管护。制定《民生项目后续管护办法》,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,确保“建成一地、管好一片”。如投资100万元的多个小型公共停车场及充电桩项目,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维,保证充电车位不被燃油车占用,车主满意率100%。

  以“提质效”为本,深化代表履职新实践

  代表建议办理是民生实事落地的关键环节。镇人大建立“提、办、督、评”全链条机制:

  创新“三办”模式:

  分类交办:按“镇级办理、县级协调、政策解释”分级分类,1127条建议中98%以上在镇级层面解决;

  协同办理:对跨部门事项成立联合专班,如康乐小区天然气开通项目,协调燃气公司、规建等部门提前2个月完成施工;

  跟踪督办:实行“红黄绿”三色管理,对超期未办事项由镇人大主席团约谈责任单位,全年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8件。

  强化“测评”机制:

  代表对办理结果按“满意、基本满意、不满意”评价,2024年实施5项目民生实事项目经人代会票决,满意率达100%。

  下一步,炉桥镇人大将继续深化“聚民意惠民生”行动,探索“线上智能平台+线下实体站点”融合模式,推动民生项目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覆盖”升级,完善建议办理评估体系,形成“问题解决—制度完善—政策优化”良性循环,为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贡献人大力量。(宋国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