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乡镇人大
藕塘镇人大:代表“把脉问诊”解纠纷 护航土地延包“大工程”

浏览次数:145作者:发布时间:2025-05-14

  土地二轮延包事关千家万户的“饭碗田”,如何确保“大稳定、小调整”政策落地?怎样化解历史遗留的“疙瘩地”?定远县藕塘镇人大主席团以“暖心调解”破题,组织全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,既当政策“宣传员”、又做矛盾“调解员”。

  一、三级联动破难题,矛盾化解在田间

  “老吴,这6.2亩地确权证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是老张的,您看这国家盖章还清清楚楚在上面......”在藕塘镇周王村的田埂上,镇人大代表周仁桂正耐心劝说村民吴某归还侵占多年的土地。这一幕,正是该镇人大主席团推动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生动缩影。针对土地延包中频发的边界争议、历史遗留问题,藕塘镇人大创新建立“主席团统筹+代表协调+包组干部落实”的三级联动机制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:吴某归还土地,老张补偿其部分耕种投入。

  二、讲情说理法融合,啃下纠纷硬骨头

  “这块地明明是当年承包分给我家的,现在咋就成争议了?”在仁和村,老王指着承包地块分布图急得直拍腿。原来,老李因早年自行开垦荒地,导致两家边界模糊。镇人大代表徐军民联系镇农经站调取原始确权档案,并邀请其他群众共同回忆地块细节,他说道:“我们既要讲政策,也要讲情理。”经过多次协商,最终双方达成一致:以原有承包合同为基础,老李开垦的荒地按政策另行确权。老李感慨:“代表们不偏不倚,咱心服口服!”

  三、政策宣讲润民心,土地延包稳预期

  为确保政策落地,镇人大主席团牵头组建宣讲团,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。在朱集村的宣讲现场,代表用土话解读政策:“延包30年就是给咱吃了颗‘定心丸’,以后流转土地更放心,不论谁来种,土地都还是咱们的!”自2024年启动土地延包工作以来,全镇人大代表通过协商调解等形式化解土地纠纷12起,全镇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平稳推进,目前进度超90%。

  从“争议地”到“连心田”,藕塘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以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的担当承载起群众的幸福期盼!(司晨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