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乡镇人大
仓镇人大多维发力 绘就路沿徐人居环境整治新图景

浏览次数:82作者:发布时间:2025-06-20

  乡村振兴,环境先行。仓镇人大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,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核心,推行“党建+人居环境整治”工作模式,统筹移民专项资金及“一事一议”财政补助,在路沿徐精心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。从规划设计到工程落地,人大代表深度参与、全程监督,以实际行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。

  全程参与规划,凝聚发展共识。在项目筹备初期,仓镇人大迅速组建由专业领域代表、村民代表组成的调研小组,通过实地勘察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广泛收集群众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。人大代表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视角,深度参与规划设计,围绕功能布局、景观打造、设施配套等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10余条,确保规划方案既符合乡村发展规律,又充分体现民意。例如在游园健身广场选址过程中,代表们通过多轮讨论,最终确定了既能满足群众休闲需求,又不占用耕地的最佳方案。

  化解矛盾纠纷,护航工程推进。建设过程中,土地征用、施工扰民等矛盾时有发生。仓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,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和群众工作。代表们主动上门走访,倾听各方诉求,用“拉家常”的方式化解矛盾。在雨污分流管网施工涉及村民宅基地问题上,代表们连续一周入户调解,通过政策讲解、利益协调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,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。据统计,项目建设期间,人大代表累计调解矛盾纠纷9起,调解成功率达100%,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。

  强化监督检查,确保工程质量。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,仓镇人大建立监督机制。成立由建筑、工程管理等领域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,定期对施工材料、施工质量进行检查;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工程进度专项督查,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人大代表当场提出整改意见,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。

  如今走进路沿徐,立体化整治带来的宜居空间令人眼前一亮:1200平方米的游园健身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,50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串联起家家户户,55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夜晚,雨污分流管网让村庄告别污水横流;生态化改造后的村庄颜值飙升,300余株景观苗木、3600平方米花带花境相映成趣;100余平方米农耕文化展示馆、“仓南小院”"省级美丽庭院等文化载体,更是让乡村既有“面子”又有“里子”。

  “现在村里就像公园一样,晚上跳舞有广场,散步有路灯,城里亲戚来了都羡慕!”村民徐大娘的话语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。下一步,仓镇人大将持续发挥监督作用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长效化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。(朱晓娜 段秀侠)